作者/荷西帕编辑/曹吉利中国男篮的08*金一代只剩下了孙悦和当年的“小屁孩”易建联。年,NBA的一年级生易建联备受瞩目。奥运会面对西班牙大小加索尔的全力防守,对阵德国时末节28秒的2分绝杀,帮助中国队实现了8强梦。易建联防守德国队员。/ChinaDaily人们对易建联的期待从这里达到了顶点,可是生活就是问题接着问题,一点成功的滋味过后,质疑、误解、低迷、伤病依次踏来。努力或者天赋异禀,并没有给年轻的易建联一张赦免券。易建联的形象在赛场的真实和舆论的虚妄中不断被塑造。不论赞美他是天才少年、NBA级别球员、男篮最后的代表人物,还是责难他技术欠佳、领导力匮乏,妄自的偏见和期待从未消失。偶然间回过头看,易建联也扛着男篮走过了十年。当球迷的议论、媒体的夸张慢慢噤声,我们才发现,易建联早就已经走出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优解。一日看尽长安花年的一个礼拜天,深圳体校的教练戴忆新去看了场街头青少年篮球赛。比赛打到5点多,他突然看见场下的一个男孩从篮架边起身,“形态各方面都非常好”。戴忆新那天终于没有白去,“这是一块好材料啊”。慧眼识人的启蒙教练/《炼》就在戴忆新眼前一亮的时候,2岁的易建联刚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难忘的淘汰。和同学一起参加三对三街头篮球赛,结果第一场就输了。在这个实实在在的“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之前,易建联从未想过要成为篮球运动员。甚至3岁已经长到2.02米的他,在体校练了半年才能扣篮[ii]。体能不行的易建联没想到,打篮球是要跑圈的。当时他连米都跑不下来,但训练一跑就是米。如今想起那些日子,阿联都觉得腿酸。长时间在水泥地上训练,鞋一个月就穿破了。易建联的爸爸发现他的球鞋跑裂开了,去深圳所有的鞋店、商场都没有买到48码的鞋,于是第二天从香港一口气背了六双回来。要知道,易建联的父母一开始并不喜欢儿子从事竞技体育。他们都曾是出色的手球运动员,但是退役后,因为没受到良好教育很难找到好工作。他们希望易建联能好好读书。初出茅庐的阿联意气风发。/《炼》但是父母最终被阿联的天赋或者努力说服了。体校半年的训练成果远不止是易建联所说的学会了扣篮这么简单。就是这半年后,他被广东宏远队选中。好不容易追上别人的阿联紧接着进了国家青年队。原来,在国家队打球也是要跑圈的,还是米。易建联只能每天很早来加班加点地训练,不是一两个月,是将近两年的时间。给自己加练了两年的易建联,在-的CBA联赛横空出世。常规赛最后一轮对阵北京首钢,6岁的易建联替补上场,在加时赛中以一己之力拿下末节全队8分中的3分,4投4中,帮助广东队拿到常规赛的冠*。易建联的出色,引起了美国《时代》周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