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专栏《体育产业独立评论》的第4篇文章”
7月15日,是腾讯体育大部分员工正式离职的日子,互联网员工统称”lastday”(最后一天)。这一天,很多体育圈的从业者都在手机中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很多腾讯体育被裁员工在朋友圈晒出工卡和腾讯北京总部大楼的照片,与同事、公司告别并互相点赞。
5月20日,腾讯体育六大业务组被裁撤的消息在各大网络平台发酵。当时,率先披露腾讯体育裁员消息的“体育大生意”声称,裁员比例为1/3,但从腾讯体育出来的人表示可能不止,“这六大业务组绝对已经超过了腾讯体育的半壁江山,现在(这六大业务组)留下的可能也就是20%左右吧。”
这六大被撤销的小组员工,大部分人都没有立刻签字领取n+3的赔偿,而是度过了2个月的缓冲器,又领了2个月工资,最终领取了n+1的赔偿金走人。如果干的年头足够长,这笔赔偿金大约是一辆中档汽车的钱,对于很多被裁员工而言已经很香了。
被裁的腾讯体育员工,很快拉起了”毕业生”通讯录大群,通过昔日照片忆往昔峥嵘。此后,有人彻底放飞开启了旅游模式,有人暂时找不到工作开始运营抖音自媒体,还有人计划合伙开小公司,做大厂的外包业务……
无论是留下的,还是离开的人,大多都不确定体育是不是他们一定要坚持下去的行业了。
腾讯体育离职员工众生相
本次腾讯体育的离职人员中,当然还是有人非常顺利地找到了工作。
一位从事搏击项目的运营同学火速拿到了快手的搏击运营岗offer。这位搏击运营同学东京奥运会前才加入腾讯体育,供职1年多的时间,此前曾在很多知名拳手的团队中供职,有大量搏击行业的人脉资源和运营经验,所以这样的无缝衔接水到渠成。
还有资深的NBA运营人直接加盟了NBA中国公司,操盘东京奥运会项目的市场营销员工加盟了某乳制品巨头,继续做世界杯营销,体育经纪亦有人带着资源加盟小红书……
也有极个别的员工留下了。有人在冬奥会前就转岗去了腾讯内部所谓的”养老部门”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也有过往绩效不错的员工,积极寻求转岗留下了,但是到了新的小组,架构、职能依然尚未明确,也处于迷茫之中。
目前,腾讯体育剩下的员工,分布在版权组(毕竟要维护NBA、中超、欧冠的合同)、直播组(毕竟直播间还有比赛要转播)、值班组(毕竟APP的首页和弹窗还要运营)和经纪组(毕竟还有运动员合同仍在履行)……
但是,留下来的员工看到腾讯体育人去楼空,一栋大楼内的腾讯新闻、微视、云事业群各业务线大批量、无差别裁员,也弥漫着一股”丧”、”凄凉”的气氛。这其中很多人,肢体上和行动上还是在正常上班、汇报,内心已经接近躺平。毕竟,谁也说不好自己的业务是稳的,下一把刀会落到谁的头上。
前不久,腾讯体育与中国女排的合作宣告结束。由于东京奥运会战绩不佳,外加合同到期,体育总局装备中心收回了女排商业代言的谈判权。因此,腾讯体育经纪组目前还剩下少数运动员的合约在履行。一旦这些合同结束呢?未来的直播版权还续不续约呢?
当下,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只能给出悲观的展望。”能苟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吧。”这已经是大多数人的普遍共识,毕竟”迟早也是要离开的。”大量离开腾讯体育的员工,都在纠结一个问题:以后到底要不要继续从事体育行业?
大家的尴尬在于:如果继续在体育行业里找饭碗,现在很难在市面上找到对应的岗位,薪资势必也达不到腾讯的水准。例如体育记者基本都被淘汰,日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