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最好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10/8833187.html快手本周发布了年的一季报。整个财报,从用户到营收,都比较逊色。MAU5.2亿,同比只增长了5%,收入亿,增长37%。亮点主要是广告和电商的高速增长,如何看快手的三架收入马车?
高峰已过,直播打赏顶到天花板
年第一季度,快手应用的直播平均月付费用户为万,环比只增长了3.1%。直播付费人数最高的一个季度,出现在年初的疫情时候,彼时付费用户高达万。
按照5.2亿MAU算,快手的打赏付费率为10%左右。但是打赏的用户规模已经到达天花板。为什么?因为MAU已经到瓶颈了。年疫情期间,快手的MAU为4.95亿,这一年下来,用户涨了万,付费人数还下降了万。
再看付费率,从高峰期的14%,掉到了这季度的10%。
这里插一段:如果快手不拉来新用户作为对冲,只靠存量的老用户,付费的直播人数,下降的幅度远远高于万。
所以,当新增用户到顶的时候,存量的付费用户,持续下降的趋势不可挡。付费不会立马掉完,但是长期就是这么个情况。看看陌陌的付费用户/MAU,再看看股价,你会知道为什么陌陌只有8倍PE。市值28亿美金,账上现金就20亿了。如果扣除现金,陌陌赚钱的直播业务,只估值7-8亿美金。而目前的陌陌,一年还能赚3亿多美金。
除了用户付费规模的到顶,直播每月的ARPU也持续下降
/p>
年第一季度,快手的直播每月ARPU为46.1元,只比年同期的44.8元,增长2.9%。最高峰时期是年的54.9元。下面的柱形图,也显示出:快手的直播打赏和付费用户早已过了高峰时期。
直播打赏为什么会到尽头?
陌陌映客,是直播打赏的行业中,值得借鉴的两家公司。陌陌最高峰时候,是年,当年归母净利润大约35亿人民币。如果按照用户数去推导:快手的MAU是陌陌的5倍,理论直播打赏空间还有4-5倍。但是数据上,快手的直播打赏,现在一年亿就到顶了(陌陌一年亿),为什么?
付费用户价值,本身低于陌陌这类型的产品。陌陌的这个收入体量,是建立在只有几百万付费用户的基础上。本身付费用户ARPU,是快手的数倍。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我觉得是产品的差异。陌陌的场景,人的付费意愿和冲动性更强。
快手的直播打赏,可以做出广度,但是无法靠广度做出持续性的增长(因为MAU到天花板了)。快手和抖音,凭借自身巨大的用户量,把打赏这一模式,做了大众教育和普惠。但是目前看,46块钱,就是快手的用户单月打赏上限了。
MAU个位数增长、打赏付费用户下降、打赏ARPU下降、直播打赏收入下降,说快手的直播打赏到天花板,冤枉吗?
增长接力棒:信息流广告成色几何?
直播打赏碰到天花板,在线营销广告,是快手不得不发力的第二赛道。快手线上营销服务收入(主要是信息流广告),这个Q的收入和增速,确实闪亮。我觉得是几个版块里,表现最好的。
(线上营销收入占比,首次超过50%)
信息流这块,目前看远远未到天花板。但一对比抖音,快手的产品性质,就会凸显出在信息流上的一些劣势。具体还是表现在这个计算公式里:
收入=DAU*人均Feeds*Adload*Adprice。
和抖音比,快手最大的两个劣势是人均Feeds和ADload。因为快手和抖音比,私域权重占比大。所以导致了用户在快手的时长,除了“发现页”和“同城”,还会花不少时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