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NBA,不是聊球员,什么奥本山宫殿、麦迪时刻,老鱼零点四秒绝杀,科比八十一分我都见证过。不过今天要聊的是NBA联盟,联盟的玩法其实不单纯是体育竞技,这个披着体育外衣的商业帝国是如何成为美国四大联盟之一?其背后又有哪些商业套路?
NBA成立于一九四六年,原来叫BAA,是由十一家冰球馆老板共同发起设立的。成立的目的只是让体育馆在没有冰球比赛的日子里能够被充分利用。一开始只是一个不盈利的业余联盟,也就是这十一家场馆老板攒了一个局,大家互相玩一玩,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盈利。不过其最终的目的在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各家老板挣钱。
这个联盟其实也是服务于球队,并不是一家公司,类似于商会性质,为各家球队提供服务。到现在的NBA也是一样,三十家球队才是联盟的董事,联盟的众多事宜是由这些董事共同决策的。
BAA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沃尔特阿布朗为联盟制定了相关玩法或规则,其中就包括以下四条。一:球队的拥有者必须具有一定规模资产,职业联盟必须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二:高收入保证运动员全身心投入训练和比赛,不为生计所困。三:一名选手只能为一家俱乐部效力,并签订严格的合同。四:联赛还要建立选手储备制,已被现役选手受伤或者因故无法比赛时,球队的整体实力不受损失。
从制定的规则不难看出,联盟的初衷其实不是体育竞技,不是各家老板组一个球队来PK一下谁更厉害,而是想让一群有钱的老板能够花钱请球员,让比赛持续的打下去。
BAA在初期的时候肯定是不挣钱的,因为那个时候这个冠军也没啥,不像现在NBA总冠军的荣誉那么高,大家纯当自己是打球拿钱的工具,跟古罗马斗兽场是一样的,纯属打球给观众看。
虽然现在本质上也是,NBA第一代传奇球星叫麦肯,是当时联盟最伟大的球员,那时候他的年薪只有一点五万美金,到现在也就十来万美金。不如一个普通打工仔,可见当时NBA的商业化程度其实是比较低的,或者说还没有打响名声。
为什么说商业化程度和球员年薪相关的?因为球员的年薪对于球队来讲是一项成本,这些老板组的球队来玩,又不是去拿奥运会冠军的,也不是为了荣誉而战,那玩下去的动力肯定是挣钱。
当时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球票了,球员工资低,球票收入低,老板也没有动力花高价买球员,或者说观众付费意愿不强,球票收入低,那你就只配看一点五万美金的球星打球,毕竟球队也是要挣钱的。
当然这个死循环总得有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比赛规则,因为球员打球其实是以胜利为导向的,怎么能赢怎么打,制定战术也不是把球传给许家印,还是以赢球为目的。但是能赢的球往往不一定好看。
我们以足球世界杯举例,二零一零年西班牙夺冠基本小比分获胜,比赛往往打得比较沉闷,但是这种沉闷的球其实是球队战术决定的,因为这么打能赢。包括二零一八年世界杯,日本队使出了足球小将里的鸟笼战术,拖延时间,饱受球迷诟病。
这种赢球和好看的矛盾其实也是NBA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早期的NBA真的很难。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二号,当时活塞队明尼波利斯湖人两队每次投篮平均耗时九十秒,最终活塞十九比十八一分险胜湖人。
但是这种球观众看了绝对口吐芬芳,我是来看你隔人暴扣的,不是来看。那你满场运球,于是进攻二十四秒规则就诞生了,你运也只能运二十四秒。这一规则的改变也让这种战术失效了,倒逼球员去刚正面。与此类似的规则还挺多,比如一九四七年开始实行的禁止联防这一规则变化,也是因为联防的节奏实在太慢,而一对一明显更具观赏性,也能突出更多个人能力强的球星。
球星的产生也对联盟增强球迷粘性至关重要。这也可以说是影响整个NBA五十多年的规则改变,直至二零一一年联盟才放开了联防。当然放开联防肯定不是要放慢节奏,而是丰富打法。
再说个比较近的,一直到二零零四年,NBA规则中都有个handcheck这个规则字面意思就是用手去试探,也就是防守的时候小臂也是可以接触的。这个规则在零四零五年的冠军,活塞和马刺用的淋漓尽致。
但是这两年季后赛和总决赛收视率都极低,说白了观众不爱看防守的胜利,要知道收视率可是联盟的命脉,影响球票、周边转播费等等,于是handcheck立马被改为防守犯规,外线球员也迎来了春天,不然也看不到勇士的水花兄弟。
所以NBA一直以来就是打球给人看的,夺冠荣誉什么的都是后来的衍生品,而且这些衍生品同样会增加球迷粘性,NBA也就是吃球迷饭,高频率的比赛安排,其实也是最大程度大致球员和球迷的价值。
下面我们再来解构一下现代NBA的商业模式发展。现代NBA沿用了最早BAA的制度,联盟依然是服务于三十支球队老板组成的董事会,另外还有一个神秘的六人高级董事会联盟,负责组织赛事、经营品牌、制定规则等等。
但NBA挣的钱其实是由三十家俱乐部分享的,最终的老板还是球队老板。联盟的收入一部分分配给各自球队老板,另一部分则用于费用支出,比如支付裁判费用,聘请总裁等等。
另外各支球队也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包括球票、球衣等,周边球场广告等等。挣多挣少就看球队自己的本事了。
当然挣的钱也是要按比例上缴联盟的,比如门票收入是百分之六,季后赛门票是百分之四十五。从目前的收入情况来看,年最新排名第一是纽约尼克斯,其次是洛杉矶湖人,第三是金州勇士。
尼克斯一年收入是4亿万,不仅是年的排名,其实常年都是第一,球队价值也是联盟最高。但是球队的表现并不是最好的球星,也不是最闪耀的。大家可能会奇怪,难道收入不应该是跟球队表现直接挂钩嘛,其实很简单,因为纽约尼克斯是金融之都,观众最不缺的就是钱,湖人是在好莱坞之都,勇士则是地处硅谷,最终是观众的财富决定了球队的收入。
不过这纯属是地域优势,作为一个联盟,有钱还给大家一起挣。首先是转播权在一开始联盟为了打开影响力,其实几乎免费向bc和abc提供比赛录像,到后来影响力大了之后,nba就开始收费了。
年,哥伦比亚电视台和nba签订了3年万美金的合同,是nba转播收费盈利的真正开端。然后为了打入中国市场,其实也是给央视免费提供了录像带,到现在也开始收费了。
去年腾讯花了15亿美金,买下了5年的国内网络独播权,价格是15年的3倍。为了长期靠转播权政策,联盟就得让nba持续的观赏性,而且在维持30支球队的稳定。从观赏性角度来讲,首先是打造明星,这个套路可以说是贯穿整个nba历史。
毕竟个人英雄主义,是美国人所崇尚和追捧的。从空军一号、终结者、夺宝奇兵这些电影中就可以从侧面反应,所以nba也是一样,从拉塞尔张伯伦的中锋争霸、乔丹、贾巴尔、ok组合、艾弗森、詹姆斯、库里。明星永远是nba的核心之一,因为多数体育观众其实都是喜欢在比赛中的救世主,喜欢一手遮天,观众爱看球星,那联盟就一同球星造势宣传。
但是这样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赚钱的球队永远是那几只拥有顶级球星的球队,剩下的球队都是陪太子读书,充当球星的背景板。如果联盟一直这样发展,那就都别玩,因为谁也不想做陪衬。
关键是亏钱做陪衬,于是联盟陷入的危机,然后联盟的救世主诞生了他的nba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将nba从分崩离析的边缘拉了回来重塑。这个人就是大卫斯特恩,年他刚到联盟的时候,联盟24岁球队中有17支球队面临破产。
nba基本的解散的边缘,其核心问题就是贫富差距太大,有钱的球队重金请球。有了球星球队各方面收入更高,形成良性循环,让弱队没法了。其实就是游戏平衡性出了问题,关键是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弱,队天天买票看自己支持的球队被虐。
就像勇士在水花在之前我身边是没有人支持这支球队的,他们支持的不是詹姆斯,就是科比。所以斯特恩来到联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平衡性,让当时的24支球队都有粉丝和球迷,其手段也就是修改选秀规则,让成绩不好的球队在次年拥有更高的选秀顺位优先选择全都给你了。
你硬是选个弱鸡,那就别怪谁了。所以从近20年球队的表现来看,也确实是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35年,联盟要的就是这种结果。斯特恩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整顿球员作风,nba最早其实是白人的云朵,年被华盛顿国会选中的厄尔劳埃德是第一个黑人球员,但是上世纪末期nba却变成了黑人的运动。
至于原因,我估计还是天生的身体素质优势,但是篮球被黑人统治,有一个商业上的弊端,就是那时候美国白人的个人财富要高于黑人联盟,想要挣更多的钱,就得吸引白人观众。至少那个时候种族歧视还很严重,而且吸毒暴力枪支问题在黑人所在的贫民窟很普遍,也同样影响nba的形象。
想让白人掏钱看比赛,不仅得打造拉里伯德这样的白人球星,球员的作风和形象同样得整顿一下。上世纪80年代把枪带进更衣室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肯定不是斯特恩想要的nba形象。
所以一系列禁令诞生,于是奇才队0号阿里纳斯就因为把枪带进更衣室,也被调查。艾弗森也曾因车内藏有毒品和非法持枪被捕联盟也做出相应的处罚。说到艾弗森不得不提的还有着装令,其实艾弗森的组装在当今白人和咱们眼中,应该都是用潮来形容。只不过那个年代的白人审美还不是这样的存在,所以在商业活动和记者发布会上正装是必须的。因为美国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大多不喜欢这样的装扮。
第三件事就是工资帽和奢侈税。其实工资帽这件事是在年劳资谈判中提出来的。只不过球员工会没有同意。在短暂停摆后,联盟还是妥协了。于是又有了年的劳资纠纷,只不过这一次工资帽和奢侈税都有了。其实球员工会相对于联盟的地位。从商业的角度来讲还是弱一些的,毕竟你不愿意打,有人愿意打妥协是迟早的事儿。
于是年到年赛季开始,48%的工资嘛和55%的奢侈税门槛就开始实施了,也就是限制球员总薪酬超过标准,就得有相应罚金,具体规则就不赘述。简单来说奢侈税是因为大部分nba球队老板不愿意球员收入太高,毕竟是要做生意的,但是又怕有些土豪烧钱买冠军。所以这种制度就保证了球队的平衡性。
斯特恩上任后nba从濒临解散发展到如今蒸蒸日上,其做出的贡献可谓是居功至伟,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商业人才。毕竟归根结底nba是一个商业租金,是体育馆老板的游戏,充斥着利益驱动的商业逻辑。
历经70年的发展过程中,nba经历了数次危机却又次次化险为夷。从来不是因为体育竞技,每每都是因为商业利益。不过虽然是商业,虽然讲利益,nba也不完全是披着篮球外衣的挣钱机器。为球迷们导演一出出精彩大戏,至少nba也不是咱们那wwe那样不看能力,全靠演技。
球员虽然是拿钱打球,虽然不仅是为了钱,也为了荣誉。理性来看nba为球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赛的机会,让篮球成为全球普及的运动。任何运动的职业化本质上都是商业,但商业化同时也促进了运动本身的发展。就像baa的原则那样,让球员不为生计发愁,只用专心打球。
另一个角度来看,nba也为我们这种普通球迷带来了激情与寄托。回忆35秒13分的麦迪、暴力美学的篮球皇帝、全场81分的戈壁、百步穿杨的水花兄弟,这些全都是只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